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认同的现实考验与建构策略(6)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成各自的文化特色,跨文化交往中在坚守自己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合理性的同时应当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以一种理解与学习的态度涵化和吸收其他
成各自的文化特色,跨文化交往中在坚守自己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合理性的同时应当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以一种理解与学习的态度涵化和吸收其他文化中的合理、先进的成分,保持民族文化创新的旺盛活力。事实上,人性的确存在“喜同恶异”的自利倾向,意大利学者埃柯就曾对人类不宽容的生物学根源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要消除偏见的途径便是与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持续交往。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外来文化提心吊胆的坚决排斥态度,坚决否认文化的发展及与外来文化融合的可能性的观点忽视了中华文化本身便是一个不断兼容并蓄不断以“海纳百川”之博大胸怀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过程。比如,东汉时期,佛教语言及思想文化对我国文论与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丝绸之路所带来的伊斯兰文化与中国艺术、美学结合所产生的诸如石刻技法与胡旋舞等,都以独特的美感在文化历史长河中散发着它们的光辉。特别是在当前文化语境下,“抵制”已经丝毫无助于解决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而应以深刻的视野与智慧辩证取舍与择善而从,在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实现文化现代化转化,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在全球化场域谱写中华民族文化新传奇。 注释: 〔1〕〔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7页。 〔2〕Joseph E.Davis(edited),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ransaction Publishers.New Brunswiek,2000.p.5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39页。 〔4〕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 〔5〕Anthony Giddens,Beyond Left and Right,Cambridge:Polity,1994.p.81. 〔6〕〔18〕〔秘鲁〕马里奥·瓦尔戈斯·略萨等:《全球化、民族主义与文化认同》,《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4期。 〔7〕〔加〕玛丽·崴庞德:《传媒的历史与分析》,郭镇之译,北京:北京广播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 〔8〕〔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30页。 〔9〕詹小美:《民族文化认同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19页。 〔10〕〔英〕戈尔丁等:《文化、传播和政治经济学》,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90页。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 100 页。 〔12〕Stauth,G.and Turner,B.S,Nostalgia,Postmodenism and the Critique of Mass Culture,Theory,Culture and Society,1998,5(2-3),p.20. 〔13〕〔英〕休·塞西尔:《保守主义》,杜汝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0页。 〔14〕Homi Bhabha,ed.,Nation and Narration,“Introduction: Narrating the N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0,p.1. 〔15〕刘燕:《国族认同的力量:论大众传媒对集体记忆的重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6〕〔2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导读”第17页。 〔17〕乐黛云:《多元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文学可能做出的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 〔19〕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问题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 241 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 〔22〕〔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第 3 页。 〔23〕〔英〕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龚维斌等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 111 页。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网址: http://www.whcxbjyj.cn/qikandaodu/2020/0907/333.html



上一篇:论科技创新与人民“获得感”的增强
下一篇: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与现时代文化创新路径<sup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