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认同的现实考验与建构策略(3)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义缺失,培养自己的民族精神与民族自豪感,树立 “我们的”归属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二、全球化、现实考验与认同建构无论是安东尼·史密斯的
义缺失,培养自己的民族精神与民族自豪感,树立 “我们的”归属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二、全球化、现实考验与认同建构 无论是安东尼·史密斯的族群—象征主义理论,还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理论都强调了“文化”在民族认同建构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性,诠释着“祖先神话、历史记忆、大众公共文化”等所展示的传统文化的持存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正向意义。文化在千百年中成为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历史发展中与其前身形成不可割裂的血脉联系与心理图式,不仅以强大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建构这一民族的精神家园,而且是其生生不息的内在生机与永恒动力,例如埃及与中国等国家历经沧桑却具有外力无以压制与消灭的顽强生机。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文化认同在多重认同中尤其富有顽强生命力,传统民族文化中根基要素一再交织并一脉相承,能够做到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国家便具有强大生命力。特别是在当今的全新文化空间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作为民族认同的情感纽带与实质内容对于人们的“自我/他者”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哈布瓦赫受到迪尔凯姆“集体意识”的影响,认为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阿斯曼深化了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观点并认为每个文化体系中都存在一种对成员具有约束力的“凝聚性结构”,这一结构会将过去某些“重要事件”与对其的回忆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不断使之重现并获得现实意义。大众媒介以特殊的方式通过承载与再现群体记忆塑造着从未谋面的民众的想象空间,成为维系、巩固与重构“认同”的主要途径。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的“展示/表演范式”指出,受众在接受与诠释媒介影像文本的同时,也想象着通过“表演”将自己呈现于他人,从而在“看”与“被看”中建构自我的身份,寻求他人的认同。在一个人们身处由各种媒介文化所包围与传递的时代,媒介以强大的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意图塑造着大众的文化习性与身份认同。当代无形跨越了现实地理边界的现代媒介打破了传统社会的长期封闭,“我们”不断直面“他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审美倾向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激烈地碰撞,在这一碰撞过程中,某些霸权国家便借助于大众媒介以及被蓄意“改造”的传播内容向特定受众进行“有目的”的“询唤”,以期通过多种修辞表达使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修正”原有的认同,并通过重复“催化”使其成为集体无意识,集体记忆已经被影像、图片等所覆盖。通过不论是否经意或自觉的耳濡目染,民众不断模糊原有的生活态度与价值体系,在媒体所呈现得直观生动、栩栩如生的影像中达成某种共识,重塑认同模式。 在“数字技术加上全球范围对‘自由’市场的浪漫情怀,使主要传媒公司的权力在文化上和地理上进一步得到扩展”〔10〕的现实语境中,人们的文化认同便无疑会呈现复杂化。传统文化命脉的动摇与断裂,致使即便是所谓的“文化保守派”人士也必然受到某些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在文化认同上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困惑”“焦虑”与“缺失”,更不用说自小便深受“美风日雨”侵蚀的缺乏文化根基的青少年了,这无疑是西方霸权主义国家有意推行并将继续推行对我国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认同进行侵袭的结果。民族文化的渗透影响力不仅是价值共识与民族认同的基础,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滋养与浸润着中华儿女的优秀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等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失传,“每分钟都面临的消亡”将是中华文化无法承受之痛。在这种被消解了文化的“本真性”与认同的“单一性”的多元文化空间中,某些对外来文化轻易盲从的人便在接受、认同与崇拜“外来”文化产品及其隐含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对本土主流文化与价值观产生了“轻视”“怀疑”甚至“排斥”,使得“我是谁?”“人生的价值?”成为了不断拷问心灵的时代问题。 西方文化商品以洪水之势垄断文化话语权,把握着文化统治权,更以一种“被模仿”的“样本”方式关涉文化经济利益,并操控着后发展国家的民族认同乃至文化安全。某些能够把握传播中主导性的发达国家顺畅地成为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者,使后发展国家处于民族文化被解构、民族认同被边缘化的危机之中,如何避免“被沦为”异质文化的文化殖民地成为后发展国家所面临的严峻困境与时代考验。当我国众多的优秀文化资源为当今世界“主流文化”的权利之手所利用,成为他们推介价值观念的载体,并在全球文化市场斩获巨大经济利益之时(诸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动画片);当我国传统重要节假日却被邻国抢先在国际上“法定化”时(如韩国注册 “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是震惊的,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并反思到,被剥离与“挪用”了原生语境的文化资源便丧失了其“民族精神”与文化根基。解除这一“魔咒”的灵丹妙药在自己手中,我们具有着强大穿透力与生命力的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传统,是民族生存的根基与源泉,“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1〕如何推动传统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网址: http://www.whcxbjyj.cn/qikandaodu/2020/0907/333.html



上一篇:论科技创新与人民“获得感”的增强
下一篇: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与现时代文化创新路径<sup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