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与现时代文化创新路径<sup(2)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被开拓出来的,因此要维持自我认同感,必须要清醒地确认我们来自于何处。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形成以儒学为主导的文化格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
被开拓出来的,因此要维持自我认同感,必须要清醒地确认我们来自于何处。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形成以儒学为主导的文化格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为诸家之一;秦汉时期,儒生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儒家思想因其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遭到压制;直到西汉时期政治统一后,儒家思想才确立正统地位,成为主导的核心价值观。 吉登斯指出传统社会自我认同受内在参照的社会系统和生活历程的影响,如此,世代的生命周期、外在性的地点、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的固有联系、仪式活动等侵入自我认同的核心,成为自我认同的根基。从实践层面看,人们对文化的自我认同根源于人们从事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遵循共同的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形成共同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这成为人们能够形成共同的自我认同的根源。就“以道德代宗教”的中华传统文化而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作为其“道德中心”而存在的。因此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讲,以“仁”为最高道德意识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自我认同的最充分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对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个体身份认同方面考查,讲的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追寻和界定。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徒,知不善而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此处“修德,讲学,向善,改过”均指儒家思想中如何做人的基本原则,这是自我身心和谐与自我身份建构的基本道路。在伦理本位的社会中,适时地通过强调个体内在人格的和谐与平静,来获得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并进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与行为模式。在这样一种规范化社会行为模式中,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就难免会脱离出一套强大的社会秩序,从而推出自我认同的另一个方面。从群体方面而言,儒家讲求孝顺的家庭伦理观为代际关系提供了基础。推及人人关系,则提倡以“仁”为本。儒家主张通过恕忠之道来实现“仁”,进而建立和谐的人我关系。“恕”从他者的立场出发,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从自我的立场出发推及他者,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自我与他者的互动实现和谐的人我关系。 吉登斯提出自我认同具有连续性,自我认同内容的建构及特质会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与丰富。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自我与天下的关系。要论及中国古代天下与自我的关系问题,自然也离不开对“仁”的道德追求的探究。主要原因在于,古代时期中国人将道德价值和人间秩序归于“天”“帝”“神”等世界的主宰者,但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人”的分量逐渐增大,正所谓“天道远,人道迩”。但孔子及其之后的思想家们并未彻底斩断作为人间道德价值和社会秩序超越性源头的“天”。孔子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意识,但这个内在于人性的意识的源头仍是“天”,这一思想在“知我者其天乎”“天生德于予”等词句中均有所体现。孟子认为,修成“仁”的方法首先应是心的滋养与醇化。也就是说,在孟子看来“知其性者则知天”,倘若人们能够充分扩充自己的心,便能够彻底地实现其人性,倘若人们能够彻底地实现其人性,便能够知天。孟子提出此观点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认为,礼、智、仁、义这四大善端均内在于人性,而此性正是“天所以与我者”。既然人性来源于天,便也就此分享了构成万物基础的现实。因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自我与家、国及天下建立关系的过程正是个人通过道德的自我修养进而实现人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的感受性连续扩展的过程和人的主体性不断深化的双重过程。 自我与天下的关系的重心进一步转化为国家与天下的关系。根据“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无敌于天下”“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等相关叙述,可以看出,“天下”的概念并非仅属于心理学(“得民心者得天下”)或地理学(天下的土地),从儒家的道德立场和自我认同分析,“天下”是被看作最高层次的政治文化单位而存在的,它代表着比“国”更为显赫和重要的价值准则。孔子对“礼崩乐坏”的痛心疾首,不仅因其是乱世,更为重要的是其对“天下”的破坏。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古代中国的自我认同正是在深刻地痛心疾首中建立了与“天下”的联系的。 三、文化失范与近代文化认同的危机 吉登斯将自我认同的历程划分为构建与重构连贯的认同感的自我反思性投射阶段,对过去到具有可预测性未来的自我形塑阶段,作为自我观察实践化艺术的持续性自我反思阶段,蕴含对时间控制、平衡机遇与风险的自我实现阶段。显然,他把自我置于断裂性、风险性、关系性和动态性的情境中,从自我认同危机和挑战中重新刻画了自我认同的新特征。反观当今社会,五四以后,西方社会思潮大量涌入,动摇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的统治地位,废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尤其在市场经济引入后,传统道德观受到冲击,如何重建文化认同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对照中国古代礼崩乐坏后形成的以儒学为主导的文化格局,对于关照当代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中国自古就与世界各地开展频繁的思想文化交流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网址: http://www.whcxbjyj.cn/qikandaodu/2020/0907/334.html



上一篇: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认同的现实考验与建构策略
下一篇:民族文化变迁的规律分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