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创新表达获好评,网友力赞:视觉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制《觉醒年代》,全景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制《觉醒年代》,全景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以创新的表现手法和精致的影像语言,积极探索传统精髓的新时代转化和古今时空的精神通联,将红色基因注入史诗书写,把崇高品格融于人性描摹。该剧目前豆瓣评分8.9,知乎评分9.2,并在微博、B站等平台引发诸多观众热议,强势“破圈”,获得不俗口碑的同时,更引起专家的“自来水式”转发和推荐,被专家力赞“有历史、有情怀,同时有审美,重视视听语言呈现效果,凝聚成兼具史诗气质和真诚情感的作品精神”。人民日报更以《从历史纵深处回望初心》为题发文,评价《觉醒年代》真实细致地表现一批民族先进分子,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传播革命思想的具体实践。称赞该剧不仅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优秀之作,也是一部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

《觉醒年代》因何被众多专家力荐?为何俘获众多观众的心?在艺术表达和形象塑造上用了哪些不一样的手法?我们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其一、艺术形式创新,视觉效果震撼

在艺术创新上,《觉醒年代》选择版画作为影视叙事维度中的多元化视角。鲁迅先生推动版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用它的战斗性传递整个新思想,《觉醒年代》则用深沉厚重的版画画风,反映大众的思想觉醒和勃发的人民力量,十分具有感召力。同时,剧中带有中国传统绘画式的美学设计,让整部戏都呈现出文化对撞的调性和格局,有网友表示这种设计“视觉冲击力很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

在叙事表达上,剧中多次使用隐喻手法,有细心的观众称赞张永新导演是一位“细节控”,即拍摄的每一个镜头,都不是多余的,都有其中内涵的意义。比如骆驼屁股上的假辫子、挥舞大刀的武将木雕、蚂蚁、鸽子等,既丰富了整个戏剧的规定情景,也在某种情景之下产生多义性。对“骆驼”这一动物的刻画更让观众为之惊艳,剧中骆驼不仅是一个负重前行的动物,它更像是经过血与泪的中华民族在特定时间节点下的考量,骆驼蹄子踩在两千五百年亘古不变的车辙上,隐喻着二十世纪初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真实位置。漫天的风沙,老旧的帝都与其融合形成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为一代先知先觉者走向觉醒做背景铺垫。通过有效的空间营造,不仅渲染了戏剧气氛,更表达了剧中的大时代背景和该剧的主题思想。设计之巧妙,内涵之深厚,视觉效果震撼,有观众为之点赞称,“独特的艺术表达彰显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

其二、细微之处精准展现年代质感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着墨于历史事件,但又不局限在事件本身。该剧瞄准真实,将剧情故事牢牢地挂在历史的脉络之上。剧中任何一个普通道具和场景的出现,它们的来源都有迹可循,人物的服装、道具以及建筑、装修,甚至是刷牙的牙粉,都体现了那个年代的特质。除了服化道之外,时代人物、人物思想和人文环境的配合也恰到好处。比如在《觉醒年代》的前两集剧情当中,有两处吆喝最为精彩,是把人物与剧情牢牢挂在真实的地域维度上的。第一处,是老北平的骆驼、驼铃和一段近乎数来宝式的吆喝,一下烘托出北平市井的氛围。第二处,是陈先生回到上海,与夫人见面时候,弄堂里边的售卖吆喝声。著名作家马庆云对此这样评价,“这样的桥段,精简有效,地域气息扑面而来。年代质感,地域质感,全部呈现最大的真实。这种真实,让人物和剧情内容,接了真正的地气。”

此外,剧中巧妙运用镜头语言,一帧帧画面颇具电影质感,比如毛泽东出场时走过的街道,依次看到小商小贩、卖孩子的、穷人要饭的、军阀骑马冲击百姓的等等,简单的一条街即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百态。有网友留言点赞:“毛泽东出场的蒙太奇的手法用的十分巧妙,主旋律剧中能有这样的表现手法着实优秀”。尽管有的镜头只有几秒钟,依然能感受到剧组的诚心。诸如此类全景式描摹时代背景的渲染效果,加上演员们颇有质感的表演,被《北京日报》这样评价,“全景再现百年前壮阔史诗画卷,追求细节真实,还原历史质感”。



上一篇:“就地过年”不将就!文化新年年味足
下一篇:穿“粤”古今感受魅力湾区!央视走进广州增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