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的影片传播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成为国产动画的一匹黑马,获得了观众对于优质国产动画的认可和支持。本文立足于《哪吒》“出海”的成功案例,探讨跨文化视角

《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成为国产动画的一匹黑马,获得了观众对于优质国产动画的认可和支持。本文立足于《哪吒》“出海”的成功案例,探讨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文化的影片呈现,并由此分析影片的传播与策略。

1 基于中国本土的文化符号和影视文本

1.1 民族传统文本的改编与创新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背景来源于中国明代古籍记载中的神话故事,影片虽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编与创新,打破了观众对于原有故事原型的认知,魔丸化身的人物起源一改神话故事中灵珠子转世的身世背景,在把握传统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陌生化”处理,为故事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吸引力。

影片不单单是改变了哪吒的身世起源,神话故事中被哪吒打死的三太子敖丙被改编成了哪吒唯一的朋友,哪吒重生为莲花化身的情节被改编成魔丸如何在三年后的天劫中存活……不论是在故事整体走向还是在细节上,电影都进行了陌生化的处理与文化创新,塑造了全新的审美与文化体验。

1.2 创新中的文化符号体系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创新故事与发展的同时,影片本身也囊括了深厚的文化素材与符号体系,高度的符号化创新强化了中国本土与文化表达。在人物设置上,哪吒和敖丙被设计为双生一体的设计,灵珠和魔丸各自代表着正义与邪恶。太乙真人被设置为类似于猪八戒的形象并与四川口音相结合,守卫结界的兽兵设计成类似于古文物中的青铜面具,符号化的结合衍生出了一个个新的鲜明的形象与角色。

影片在道具的选用上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元素。电影保留了传统神话文本中乾坤圈、混天绫等标志性符号,并将乾坤圈改编为压制哪吒魔性的法宝,这与紧箍咒颇为类似。山河社稷图是太乙真人教哪吒练功的场所,实际上出自小说《封神演义》,是女娲的法宝。此外,在场景和动画效果方面,一幅幅壮丽的场景都尽显大气的山河壮丽,山河社稷图里的山川、水源、莲花有着强烈的佛教含义。影片在配色上也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哪吒火莲包冰柱、哪吒敖丙联手抵抗的雷球充满了粒子、电幅、闪电等多层丰富效果的叠加,通过各种符号呈现出动画的场景与意义。

2 超现实的魔幻题材与电影主题的聚焦

2.1 魔幻题材的可塑性

魔幻题材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型,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可塑性。哪吒的故事来源于我国古代充满异域色彩的神话和小说,建立在魔幻基础上的创新能够带给观众更多的期待和超现实体验,也更易引起观众共鸣。在中国的魔幻电影中,魔幻与武侠的结合成为中国魔幻片经典的样式。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与敖丙身份的对立、申公豹对师门的背叛、师兄弟手足间的伤害都为电影蒙上了一层传统的武侠情结。故事的细节与发展走向都与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情节等相类似,同时,影片最后在处理哪吒和敖丙的关系上,展现出了温情的侠义精神。

2.2 鲜明的正义与英雄主义主题

在影片中,哪吒担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以顽强抵抗的方式誓死守护陈塘关,传递出“正义追究战胜邪恶”的普世价值观。在对抗邪恶、守护陈塘关的同时,真正的英雄主义在于哪吒勇于活出了自己。电影在对哪吒的塑造上做了“弧光”的转变,“所谓‘人物弧光’,就是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者变化”[1],影片改变了神话故事和小说中单纯、善良、活泼的性格,呈现了龇牙咧嘴、吊儿郎当并不时带有一丝妖魔之气的魔丸形象,他勇于突破了人们心中的成见,勇于主宰自己的命运,层层的铺垫与人物塑造让哪吒的角色更加饱满,鲜明突出地刻画了人物“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英雄主义”。

2.3 贯串在影片中的亲情与家庭伦理

相较于神话故事中哪吒剔骨还父、剔肉还母与家庭的剧情,影片更加突出与彰显了亲情和家庭伦理。影片将故事聚焦在一个家庭,体现出家庭伦理的张力和选择。神话中严厉的父亲在电影中被刻画成教会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道理并试图用自己一命拯救哪吒一命的父爱形象,电影着力表现了哪吒命运的不公对个体造成的伤害,同时也呈现了亲情与家庭对哪吒带来的改变以及个体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与毅力

3 跨文化视角下文化的呈现与传播

3.1 中国符号的西方呈现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网址: http://www.whcxbjyj.cn/qikandaodu/2021/0223/630.html



上一篇:文化引领产业兴盛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
下一篇:辨析式学习积极育人的路径观照以文化创新的途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