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式学习积极育人的路径观照以文化创新的途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提升政治素养、形成政治认同的“拔节孕穗期”,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应有之义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

高中阶段是学生提升政治素养、形成政治认同的“拔节孕穗期”,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应有之义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等。思政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反思辨析中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改进方法,在活动历练中提高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方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2]2从这个意义上讲,强化辨析,以适当的学习路径进行辨析式学习是思政课的题中之义。那么,何为辨析式学习?在高中阶段,政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式学习呢?

一、解构:辨析式学习学科育人的话语分析

辨析即“辨别分析”。辨是对问题、观点、事理或方案的辨认、分辨、比较、鉴别、判别、甄别等;析是对其进行解析、解释、分析、阐述、阐释、剖析等。《荀子·非相篇》中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在于“辨”[3]。“辨析”背后所蕴藏的审问、慎思、明辨等必备品格直指学科育人的根本目的;“辨析”所指向的质疑、批判、反思等关键能力更具促进学生认同、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力”。

作为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辨析式学习往往通过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围绕某一概念或议题,展开争议、批驳或辩论,通过主动学习、深化认识,实现对概念或议题全方位、多角度的辨别与分析,对相悖观点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对思想理论进行深度广度的延伸,对问题解决方案予以完善和发展,并以此校正自己价值观念或行为取向的偏差,从而发挥思政课特有的育人功能,在“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中实现积极的价值引领。辨析式学习的核心考量在于通过启发,以具有导向性、适切性、思辨性的意义学习进行透彻的学理分析,促成“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在于关注批判的同时更重建设,巧妙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境开放与价值导向、探究结论与体悟过程、辨析形式与思想内涵等的关系,实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依据“辨”和“析”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涉及范围和观点碰撞的激烈程度,辨析式学习大致可分为概念澄清、关系梳理、比较鉴别、方案决策等类型。

1.概念澄清,即指向“是什么”的描述与分类问题。

有些学科概念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行动,无须从理论上掌握其内涵。但在真实社会情境中,若不能将其与相近或相似概念进行有效澄清、比较和分门别类,就容易造成混淆,导致“偷换”概念,甚至意义歪曲。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为例,识别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概念,即属于此类范畴。概念澄清,需要打破孤立零碎的认知模式,以结构化的理解方式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如,引入必要的“参照系”,引导学生在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认同中华文化、尊重域外文化、选择先进文化,从而澄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意涵。

2.关系梳理,即指向“为什么”的阐释与论证问题。

关系梳理即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根据某个维度对某一事物的作用、价值与功能进行分析,辨别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变量或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要求学生“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诸如“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等问题予以分辨评析,“理解并理性对待存在于区域、民族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即属于此类范畴。关系梳理,需要用支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统整、统筹学科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关系”双方矛盾与冲突的复杂程度,选择合适、恰当的维度展开分析。如,引入真实生活中某一文化创新“两难问题”,引导学生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权衡“两难选择”的个中利弊,或辩驳或立论,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网址: http://www.whcxbjyj.cn/qikandaodu/2021/0223/631.html



上一篇:跨文化视角下的影片传播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下一篇:优化企业文化发展助力工会女工工作创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