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创新的界面、廊道与维度<sup>〔*〕</su(4)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德说的:“一切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的产物”,这种“自然的产物”是各种历史元素、各种社会元素耦合、天人合一博弈的结果
德说的:“一切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的产物”,这种“自然的产物”是各种历史元素、各种社会元素耦合、天人合一博弈的结果。无视城市文化历史积淀的一面、风雨雕塑的一面,就必然是拔苗助长。如果没有独特性、历史熔铸的个性,所谓城市就成了没有灵魂的砖瓦石木的物质堆积。 文化特质(cultural trait)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城市文化是由个性元素来衡量的。因此城市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尊重和发现城市文化个性,不搞大一统。必须恪守尊重城市文化个性的法则,倡导城市生态的自然哲学,依循城市内在的生命律动,审慎地锦上添花。说到底,城市演绎的是“天道”而非“人道”。 应当明确的是,作为文明积淀之物和人的物理空间的城市,本质上应是“自然秩序”作用的结果,是历史风雨雕塑的结果。人的智慧不过是起了“画龙点睛”和“添加”作用而已,它不可能操纵城市生命的运行。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变量。受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流行的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格局和发展态势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因此,文化采借(cultural borrowing)是对外来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的必要的创造性借鉴,当然它绝非是简单地对包括如欧美城市在内的其他城市文化形态的模仿和照抄照搬。 5.审美趣味维度 一座有文化的城市不是光怪陆离,不是华彩遍地。“文化的外衣”是素朴的,所谓“至味不慊,至言不文,至乐不笑,至音不叫”〔12〕。审美趣味的普遍低俗化,城市成为“经济动物型”城市,人成为“经济动物型”人,缺乏灵动、趣味,是当下中国城市文化创新面临的又一个需要认真治理的大问题。 城市文化创新首先须合乎“正义”原则。赞成这样的看法,如果一个城市的“漂亮”,是建立在对强势者的谄媚和对弱势者的剥夺上,这种“漂亮”就来路不正。进一步的问题在于:怎样才是一个城市的“漂亮”?是千篇一律的街市吗?是高耸的玻璃幕墙楼宇吗?是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丛林却见不到人的灵魂的高级商务区吗?是充满人工意志痕迹的各种“文化工程”吗? 这样的“漂亮”不是漂亮,而是一座城市的平庸、乏味和无奈。花花哨哨、红红绿绿的东西可以娱乐,却很难成为文化。至于各大城市作为“文化建设”标签的似曾相识的音乐喷泉、市民广场、城市高架、时尚广告牌、标准化连锁店、符号化的商业模式、千篇一律的城市绿地、风格雷同的步行街以及各种“标志性建筑”,实际上都反映了当下中国城市文化上的贫乏、枯燥和困顿。 1933年伯克霍夫在《美学标准》一书中提出一个美学公式:M=O/C(M为平衡和统一的美学量度,以数值1表示;O为规则;C为复杂性),M等于O与C之比,客体的O/C越接近1,则审美越和谐。一个城市美感的深度,实际上反映了城市社群的艺术观念。荣格曾提出审美和艺术创造取决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来自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某些陌生的东西。在欧洲,哪怕是一个极小的集镇,也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意趣。你能感到的是静静的历史之河、人文之脉的流淌,几缕炊烟,数堆干草,还有飘荡在风中的晚祷钟声。鲜亮的是头顶的蓝天和窗外的芳草,而不是本该质朴的城市砖瓦。 正如梁任公先生说的:“趣味的反面,是干瘪,是萧索。”城市文化创新应注重城市文化内质上的提升,把社群的审美趣味、精神操守的优化作为一条主线,避免城市文化建设上的功利、势利、趋利倾向。审美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审美愉悦来源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当我们以低俗、世俗甚至恶俗的东西和趣味来推广时,各种短视、偏好、浮浅和“美丽的愚蠢”就不可避免地、物型化地出现在城市形体上。它不仅会充斥今天人们的生活,还会以物型存在的方式,干预和影响今后人们的生活。这是城市文化创新的大忌,是城市文化创新所应规避的。 注释: 〔1〕当时确定的目标,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从3%提升到6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1.35%提到2.5%。2006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具体布局。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型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各地都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 〔2〕见五中全会《公报》。 〔3〕比如,这时的群体生活比从前更有规律和具有更高程度的组织性。旧时代晚期的共同体中已有专业的艺人和熟练的匠人。参见〔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一卷,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4-15页。 〔4〕《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第409页。 〔5〕许纪霖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2、194页。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网址: http://www.whcxbjyj.cn/qikandaodu/2020/0907/336.html



上一篇:民族文化变迁的规律分析
下一篇:构建以国际先进城市为基准的深圳文化品牌体系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