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创新与人民“获得感”的增强(4)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0]纵观社会历史发展,一旦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就会停滞不前。通过积极有效的制度创新,人民的创造性被激发,社会将彰显更多活
”[10]纵观社会历史发展,一旦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就会停滞不前。通过积极有效的制度创新,人民的创造性被激发,社会将彰显更多活力。 1 发挥制度创新的保障与约束功能 制度具有保障和约束功能,为人们的行为制定一条底线,保障人们可以做什么事,约束人们不能做什么事。人们致力于科技创新活动,期待成果所带来的收益。制度创新不仅可以保障创新者的个人利益,还能够约束侵犯他人成果的行为。避免因对科技成果进行保密,阻碍新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探究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必然会涉及产权制度的讨论。美国是当前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当前世界上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最有效的国家。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同时,应强化法律、法规对产权的保护,明确创新者的所有权、支配权、收益权等各项权利,并对侵犯者给予惩罚。从而,减少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实践主体营造合作的创新环境。 2 发挥制度创新的激励功能 制度的激励就是指制度给予人们在一定行为中的鼓励和促进。一个好的制度,通过奖惩规定,鼓励创新者发挥自身潜能,并能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因此,应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市场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由竞争的作用,给予科技创新自由、公开的环境。为防止市场的“失灵”效应,以及我国科技创新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应加强对企业、高校、科技人才政策上的支持。例如,为企业扩展更多的创新平台、增加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加大科技创新教育、加快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据英国《自然》杂志《2015中国自然指数》显示,中国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在2诩湓龀?7%,中国对世界高质量科研的总体贡献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不难发现,近几年,我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的卓越成就都离不开制度上的不断创新。 (三)文化创新是动力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竞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来源;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撑。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具有强大的融合性,正如未来学家阿尔温·托福勒的预言“一个高技术的社会,必然也是一个高文化的社会,以此来保持整体的平衡。”[11] 文化创新引领科技创新的方向。失去文化的融入,科技就难以找到发展的领域和空间,科技本身缺少文化的“包裹”,就失去了内在的价值,只剩下外在的功能“躯体”。海尔作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从1984年创立至今仍然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海尔在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1)以观念创新为先导;(2)以战略创新为方向;(3)以组织创新为保障;(4)以技术创新为手段;(5)以市场创新为目标。这样的企业文化精神伴随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文化创新让科技更具魅力。随着手机品牌的层出不穷,更新换代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研发技术水平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一些具有强大企业文化的品牌“存活”下来。正如同享誉全球的苹果手机,其成功销售不仅仅是手机功能的强大,更多的是“别样思考(Think Different)”的企业文化;近几年,国内手机品牌“小米”进入每家每户,其中的“粉丝文化”是其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立足之本。让每一位员工成为粉丝,甚至让粉丝成为员工,是小米手机所特有的魅力。可见,文化的创新能够为科技带来更多的魅力价值。 综上所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对科技创新都具有很强的助推作用,不可否认,对人民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离不开科技创新。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通过创新发展理念的践行,更好地增强人民“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更好地领会人民“获得感”的内涵与重要性,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角度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人民“获得感”的满足。 2,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成败。”[1]科技创新早已成为各国在综合国力中赢得优势、抢占先机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其中,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绿色、开放是发展的三个重要支点;共享是发展的最终目标。2,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召开承载着13亿人民的嘱托,人民“获得感”成为本次“两会”的关键词之一。深入理解人民“获得感”的科学内涵和必要性,正确把握科技创新对人民“获得感”的增强作用,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这三个维度出发,对探究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入理解人民“获得感”的科学内涵和必要性 人民“获得感”一词出现在《建议》中:“共享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网址: http://www.whcxbjyj.cn/qikandaodu/2020/0907/332.html



上一篇:价值人生从价值阅读开始
下一篇: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认同的现实考验与建构策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