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创新与人民“获得感”的增强(3)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第三,环境保
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第三,环境保护科技需求。近几年,雾霾、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人们最关切的民生话题,直接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绿色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和支撑。21世纪以来,比亚迪、一汽、东风、上汽等企业以不同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混动汽车、新燃料汽车虽没有普及化,但已呈现出低污染,低排放的优点,减少对石油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第四,安全科技需求。科技创新对防灾减灾有重要作用。连续六次位居世界超级计算机榜首的“天河二号”,在气象预报、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显著效益。在地震、泥石流、旱灾、冰冻等自然灾害发生前进行科学的预测、监控、报警,并在灾害发生后作出正确的指挥和救援,科技创新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安全需求“获得感”。科技创新带给人民的“获得感”不胜枚举,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科技创新实现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科技创新不仅能给予民众生理需求“获得感”,也为满足民众的自我实现“获得感”创造条件。一方面,马克思指出:“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就是财富本身: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8]P282在劳动之余,科技创新给予现代人更多的时间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发挥自己的兴趣和才能,人们有了充裕的时间,不再为生计操劳,促使人充分地发展自己;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改变,实现每个人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充分调动了人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不再成为工业社会中“单向度的人”。纵观人类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思想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时代,都是政治自由的时代,一位思想家曾说:“天才注定要在自由的空气下呼吸。”科技创新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同时,这种自由、民主的环境氛围更使得科技、思想、文化等繁荣发展。 (四)科技创新奠定了国富民强的有利基础 从人类发展进程看,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科技中心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转移的强大力量。近500年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曾经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国家的中国,由于几次都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最终不幸沦为了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历史经验充分证明,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国富则民富,国强则民强。中国有13亿人,9亿劳动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失去科技创新,我们将难以实现经济强国梦,也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是遥遥无期。 三、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科技创新是增强人民“获得感”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证,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握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充分挖掘科技创新潜力,有效地激活科技创新的动力,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能力。正如《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9]坚持以理论创新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文化创新为关键,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 (一)理论创新是引领 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理论创新,顾名思义是指对原有理论的突破。从实践的角度看,理论创新并不是书斋内的冥思苦想,究其源头必然来自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正如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通过冥思苦想得来的,都源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理论创新助推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理论创新回归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去,立足于人民的实际问题,才能确保理论创新成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理论创新的内涵,以更好的指导群众改造现实世界。 2 坚持打破陈规与突破习惯相统一 理论创新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理论创新对科技的促进作用会受到“过去”和“现在”两方面的制约。一是陷入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而科技的创新重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理论框架,打破陈规对科技创新有巨大的启示作用。二是受到现有政策、体制的制约。理论创新具有超前性,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必然会触碰到现有的利益格局。可见,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冲破陈旧思想的牢笼,突破现有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正如,没有启蒙运动打破陈规的观念,就没有西方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高歌猛进;没有邓小平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创新,就不会呈现我国科技的崭新一页。 (二)制度创新是关键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制度创新是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来替代另一种制度的过程。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网址: http://www.whcxbjyj.cn/qikandaodu/2020/0907/332.html



上一篇:价值人生从价值阅读开始
下一篇: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认同的现实考验与建构策略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