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们如何做家长——“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挑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蓝鲸教育11月2日讯 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主办的“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挑战与机遇”论坛落下帷幕。由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

蓝鲸教育11月2日讯 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主办的“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挑战与机遇”论坛落下帷幕。由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知名教育学、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以及幼、小、中名园名校的掌门人们共同打开话题。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淼,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伟出席论坛并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教授主持此次论坛。

直播期间于丹发布《新时期家长的角色意识培养与亲子互动能力提升》报告,科学揭示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从家庭互动模式、家庭媒介素养、家庭时间秩序、劳动习惯养成四个版块探讨了疫情期间暴露了哪些家庭教育问题。

在家庭互动模式方面,在场的“缺席”是普遍的家庭问题。疫情期间,父母虽居家但有效陪伴不足或互动方式有误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调查数据来看,近半家庭的日常沟通中孩子观点得不到充分表达。关于疫情的各类信息,亲子之间大多是父母向孩子的单向输入,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社交媒体的使用大于家庭成员的交流。亲子阅读行为是了解真相,建立信任,有效沟通形成的重要途径,但就调查显示,我们的家庭普遍缺乏亲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阅读内容上家长缺乏对有效阅读材料搜索的能力。

在家庭媒介素养方面,“信息疫情”带来了一场家庭式的集体焦虑。疫情期间,社交媒体的信息流动让所有人都处在了共振和共情的情绪中,人们的感受比平时更强烈,一些伪命题、伪信息给家庭带来此起彼伏的精神焦虑。调查发现,家长与孩子讨论疫情防护的内容过于集中,轻视了由疫情延伸出来的公德教育、社会责任、理性视野等,如何判断海量信息的真伪,平抚焦虑、恐慌、忧虑等情绪,帮助孩子建立生命坐标和公民意识成为新的挑战。

在家庭时间秩序方面,疫情“大假期”打破了家庭学习与工作时间表。约32%的家庭在疫情期间家庭作息规律被洗牌,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家庭作息混乱尤为突出,占分析人群的50%。此外,家长引导的示范缺位,4成家长倾向给孩子灌输规律作息的道理,自身没有做出角色示范。

在儿童劳动习惯养成方面,多数家长习惯性的将孩子排除在家庭劳动之外,劳动在儿童心里不易形成责任意识,只停留在兴趣层面。我们的数据显示,65%的孩子表示愿意参与家庭劳动,但是在行为上较积极,能够经常参与劳动的孩子并不多。时间不够用已经不是孩子参与劳动的阻力,疫情期间45%的家长不愿意与孩子共同参与家庭劳动,认为没必要、平添不必要的麻烦。

于丹由此研究提出建议。首先,通过多样的方式分年龄和阶段激活孩子的行为习惯。一个家庭能够带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数字而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用70%的情绪保证30%的内容。调节语言模式,增进亲子沟通。用饱满的状态接纳情绪、积极倾听,也能给予孩子拒绝沟通的权利。第三,在“有限选择”的共谋中,建立家庭时间秩序。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和参与规则的制定,从中懂得尊重与合作,并逐渐建立秩序感。

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以《好关系才有好教育》为题分享了对于人、教育和关系的认识。人的生命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表现形式是生命的长度,第二种表现形式是生命的宽度,第三种表现形式是生命的高度。教育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建立关系是创造教育非常重要的前提,好关系才有好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教授以《儿童年龄发展特点与亲子关系互动模式差异分析》为题分享了对建立良好亲子互动的建议。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从被动到主动到自动的转变,孩子的自我管理呈现为从无律到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而早期的亲子依恋关系尤为重要,她建议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以培养良性的亲子互动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林丹华做了《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挑战与关键对策》的主题分享。新冠疫情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持续。新时期提升家庭教育的关键举措是培养富有弹性的家庭功能,提升家庭在压力下的调整和适应能力,构建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加强对困境儿童及家庭的关怀,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互动的社会化教育生态系统。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网址: http://www.whcxbjyj.cn/zonghexinwen/2020/1103/348.html



上一篇:场景、体验、新技术,2020厨房电器专业技术分会
下一篇:古岘动态 | 古岘历史文化研究会揭牌成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