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耦合到创新中医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学徒制的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传承至今的重要民族瑰宝,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哲学文化思想内涵与精髓。其中,“中医教育源远流长,锤炼出许多独特的教学传承模式。其中,师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传承至今的重要民族瑰宝,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哲学文化思想内涵与精髓。其中,“中医教育源远流长,锤炼出许多独特的教学传承模式。其中,师承教育堪称中医传道授业模式的精粹。师承教育的发展远早于中医院校教育,至今仍是院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对中医流派的发育与传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中医师承教育蕴含着丰富而有价值的教育思想,与当下职业教育改革中倡导的现代学徒制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拟通过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两者融合对当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启示与价值。

一、中医师承教育与现代学徒制的历史内涵

(一)中医师承教育的历史内涵

中医师承教育是随着中医药的规模、内涵、人员数量、作用功能的日益增大而逐渐产生的,其最早产生的时间已经无可考据,但是从中国古代关于中医药的名医传记等历史典籍记载来看,是伴随中医药产生、发展、成熟等各个发展阶段。如古代名医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叶天士等都有相关师承、收徒、授徒的相关记载,而且中医药发展历史进程中,还因师承不同而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种类繁多的中医派别,出现了诸如伤寒派、脾胃派、滋阴派、寒凉派、温补派、温病派等中医流派,这些流派在中医药基础理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门派的特色诊病、治病技术和施药、用药要领,成为中医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不同中医流派还十分重视对本流派思想、技术的总结与提炼,又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中医药学术著作成果,如《伤寒论》《脾胃论》《千金方》《金匮要略》等传于后世,成为后来中医药承继者学习参悟中医药的经典之作。及至现当代,因特殊历史原因中医药传承发展屡遭挫折,但是依赖中医师承教育依然以极强的生命力活跃于民间,为中医药人才的繁衍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二)现代学徒制的历史内涵

现代学徒制源于现代西方工业社会产业技术革命大发展时期,其直接根源是由于当时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英国等工业迅速发展急需大量懂技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产业工人,于是出现了以快速有效培养大量产业工人的教育模式,这就是现代学徒制的雏形。当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现代学徒制来源于此,又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旨在突破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学术培养中理论与技能脱节、技能教学水平实效性不高的瓶颈,在办学空间上实现了从职业院校封闭环境转化为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发挥了企业的活力与价值,使企业中具有高深技能技艺的师傅、能手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现场带徒传授本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现代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有益范式。

二、中医师承教育与现代学徒制的耦合

中医师承教育与现代学徒制虽然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但是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三方面存在高度耦合。

(一)教育理念耦合

中医师承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集大成的中医继承者。对继承者的要求不仅要具有高超的中医技艺,同时还需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师傅往往需要广泛考察、重点培养,对于最终培养成在品德、技能等各方面经得起考验的流派衣钵继承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德才兼备是其基本教育理念。现代学徒制旨在为现代产业发展培养德优技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仅要使学徒具备相关工作技能,更要培育崇高的工匠精神,使学徒尽快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现代职业人。综上所述,二者在教育理念上具有高度的耦合。

(二)教育内容耦合

中医药学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一整套医疗技术技能,如耳熟能详的望闻问切“四诊法”、针灸、拔罐、中药炮制、推拿等实用有效的技艺技能,因此在中医师承教育中中医药相关技术技能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教育内容。另外,中医师承教育及其注重中医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通过中医理念的革新实现中医药技术技能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现代学徒制的出现之初就把工作技能作为首要的教育内容,换句话说,突出技能导向是现代学徒制的典型首要特征。学徒通过在实际的生产场景中学习、训练形成相对成熟的生产技能,以此来满足社会产业技术进步所需要的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单纯的技术技能传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产业部门对人才的需求,以工匠精神等为代表的产业文化、职业道德成为促进学徒技能潜在生长的内生动力,也已经成为现代学徒制教育内容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网址: http://www.whcxbjyj.cn/qikandaodu/2021/0617/1263.html



上一篇:英汉词汇语义变化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论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