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姓文化研究大型创新之作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高德原,湖南省石门县人,1934年3月23月出生。1961年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公安部工作23年。1984年奉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历任政工系、管理系主任、教授、二级警监,部级专家,主编


高德原,湖南省石门县人,1934年3月23月出生。1961年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公安部工作23年。1984年奉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历任政工系、管理系主任、教授、二级警监,部级专家,主编公安高等教育教材、专著、工具书、各类文集20多部,撰写论文50多篇。

读到占祥老部长为大典作序结语,他动情的说:“我衷心希望(福建卷)的出版,能为姓氏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提供新思路,进而带动高姓文化传承的兴盛。”联想到我在高姓文化研究会工作期间,曾提倡和励行实现高姓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高家梦”,以十年为期,编撰全国共性的中华高姓大通谱,省域综合性的高姓分谱和县域性高姓群居城镇村落高姓支谱,起过促进活跃高姓文化活动的开展,但局限显而易见。“高家梦”是全国高姓儿女共有之梦,不是某个组织、某个人的私有之梦。十年圆梦难以成真。

来源:盛世百家姓

这样一部结构严谨,具有系统性、学术性、实用性、通俗性的福建高姓历史文化基础知识大典,让高家子孙入脑入心,以此为荣,自许“有典可数”。

他们有一位具有国家行政管理经验和能力,不务虚名而实干,热心文化,善于策划协调,精力充沛的退休老干部出任编委会主任,参谋支撑编创活动运转。

他们有一个合规合法、名称响亮鲜明、良性运作的好平台---福建省盛世百家姓文化研究院。

----喜读《中华高姓大典》(福建卷)

事在人为,有这样精干的编撰团队,大典自然志在必得,指日可待。

国家图书馆收藏《中华高姓大典》(福建卷)

掩卷沉思,循着编著者围绕主题,精心思考、周密策划、美丽图景、生动语言的诱导,不经意间大典给我留下诸多思考、感佩难忘之点,主要是:

有论者认为,大典所设七篇,篇篇不离人文重点,是一部偏重文化传承的创新之作。

比如,当读过“望族篇”,看到实地采访,图文并行,精选的12大望族典型之源流概况、宗族文化、民俗传承、世出俊贤、裔孙外迁,以及族众不忘先祖,奋力建设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美丽乡村时代风尚,会为之击节叫好。

他们有一位能与思想活跃、创新力强的朋友真诚合作,专业、务实、善管的青年学者担任主编,发挥骨干主创作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原主任、教授高德原

二是给我们提供了实用途径。说到实用途径,不能不提到在阅读“人口篇”之时,让我琢磨良久的过程。打开第一节《福建高姓人口统计表》,仅用两页篇幅,就将全省高姓人口总数人,及这些人分布于84个县、市、区的人口数,说得一清二楚。这是常见通用资料,适应社会一般需求,收入这样一份综合性、权威性的统计资料,已十分难得。


高晓斌为首的几位年轻人,在学术师长的指导和家族长者的支持下,历经五年奋斗,走遍城镇乡村,深入调查,潜心研究,给出了精彩回答:今居福建高姓先祖,自唐初中原肇迁闽地,现有人丁23万余众,广播省内各地,遍迁四海,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高家的特有贡献。

遵循占祥老部长心愿、思考和要求,借鉴以往经验教训,学习《中华高姓大典》(福建卷)这个全新可行模式,似乎“高家梦”还可持续,以“带动高姓文化传承的兴盛”。各地城镇乡村高家人能够编成有新意、有特点的“家谱”,就是当地族亲圆了“高家梦”。多数省域高家人能够编出综合性的新型高姓文化大典,就是省域族亲圆了“高家梦”。 一部新时代全国综合性的新型高姓文化大典面世之日,自是中华高姓子孙“高家梦”圆梦之时。我们期待有识之士,响应高占祥老部长的号召,顺应高姓宗亲心愿,努力推动宗族文化向科学,文明,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这样的资料实用吗?揣测编著者考虑到,闽地高姓迁居省内外、国内外宗亲众多而久远,仅台湾一地就有高姓族众20万。他们思乡念祖情切,为之编就一份《福建高姓人口分布详表》,有典可查,按图索骥,梦圆故里。那些现居闽广大宗亲自晓曾生活在那个城镇村落,或他地高家人明白先祖来自福建那里,看到这份《福建高姓人口分布详表》,油生归属感、亲情感,深怀乡愁,欲往相聚,共享时代美好时光。详表珍贵,实用大矣!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网址: http://www.whcxbjyj.cn/zonghexinwen/2022/0519/1751.html



上一篇:紫金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下一篇:江西师大附中赣江创新研究院分校落地赣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投稿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版面费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论文发表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